不应全盘指望疫苗 各国当谨慎重开国际旅游

(钟韵/ 采访报道 )疫情期间航空公司所受政府支援较机场多得多,各地机场如何在客流量陡落的情况下、长期撑起运营的难题,将越来越突出。有业者认为,各国政府应在理性评估有效抗疫措施和可承受风险的前提下,考虑重启国际旅游方法,而非全盘仰赖疫苗来解决问题。

ACI亚太区总干事Stefano Baronci说道,数据显示,亚太地区机场客流量同比严重下滑;部分机场虽受益于本地游市场兴盛,但国际客流量大幅减少也造成了严重损失。对于主要国际枢纽来说,形势更为严峻。他认为,新冠疫情间中国、韩国等亚洲国家能使本地航空市场兴盛,借鉴抗SARS等经验来恰当应对疫情为重要原因之一;而全球其他地区应对方法不一,也正导致了国际旅游市场大受冲击、机场在客流量和收入上的损失都极为严重。

他说道,疫情以来许多国家政府都为航空公司提供援助,却并未对机场提供对应支援,主要出于多数机场都为公家机构;然而,机场多已企业化,也必须为自身业绩负责。在机场客流量持续下降的趋势下,未来机场如何持续运营的问题将越来越突出。此难题在中短期内还可应对,但长期来看,客流降低导致航空和机场商业收入皆下滑,将迫使机场思考如何才能保持经济永续性。

他指出,亚太地区卫生举措较为严谨,但也较为抗拒向国际旅游市场重新开放。然而,各国政府一旦到了了解哪些抗议措施有效、可有效评估风险且当地医疗资源充分的阶段,就应开始斟酌其所能承受的风险为何、考虑以适合本国但又符合国际基本标准的措施逐步开放。毕竟,新冠案例不会瞬间消失,但是会持续下滑,同时检测和追踪技术也可有效压制病毒传播。所以,利用检测技术及已证明有效的防疫措施,各国不仅应考虑谨慎开放,更需重新思考入境隔离的必要时长以及旅游气泡(当前开通的旅游气泡不是只容许商旅客人通行,就是某国单方面向特定国家开放)的条件。

Stefano Baronci认为,人们应学会与病毒共存,不能全盘指望效果和普及时程都不一的疫苗来解决所有问题。各国政府应做到的是学会以适合本国情况的举措把风险降到最低,促进正常生活恢复。

Sponsor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