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太平洋岛国旅游年带动岛国机遇与挑战

(张广文/ 采访报道・摄影)2019中国—太平洋岛国旅游年在给双方创造市场机遇的同时,也塑造了岛国友善和谐的目的地形象。日前多名行业人士就《太平洋岛国的机遇与挑战》展开讨论,共话南太平洋海岛下的旅游浪潮。

太平洋岛国论坛贸易与投资专员署首席代表Mona Mato介绍到,中国—太平洋岛国旅游年让更多人认识南太平洋的同时,也为中国旅游业和南太平洋旅游业提供了交流的机会和平台。除了促进消费者对目的地了解,游客抵达太平洋岛国也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持续促进目的地的发展。

中国旅游研究院国际所所长杨劲松博士认为,市场推广和产品之间要形成匹配。根据统计,2018年前往太平洋岛国的中国游客数量有所下降,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游客对太平洋不够了解。旅游年促使中国和太平洋岛国之间的战略和国家层面互动,主流媒体、旅行社等业界推广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太平洋岛国的知名度。再了解加深之后,如何形成更好的产品是重点。另一方面,太平洋岛国应该建立游客的引导系统或疏散系统,不做传统的线路,避开签证和直航的限制,满足不同游客需求,让游客能更方便的前往自己喜爱的目的地,看星空、火山、和海豚游泳。太平洋岛国产品、形象是一个整体,是互补,而不是互相之间竞争。另外,在做定制计划时,须保证可持续发展,不管隔了多久还能看到原始风貌,如土著部落。生态很脆弱,人一多就要关注当地有限的生态承载力,同时,要教育中国游客更多环保意识。

穷游网总裁蔡景晖指出,旅游年带来的反响,加上很多国家放宽政策、开通直航航班,让市场上呈现增长的趋势,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台阶性、且需要契机,未来太平洋要更重视很多旅游者、甚至从业人员都存在对目的地不够了解的问题。另外,如何让人对目的地真正感兴趣,而不是一再的灌输,要让游客自发的想去了解目的地,发现要去的理由。

途牛旅游网目的地营销中心副总经理戴广亮则强调,当用户对目的地产生兴趣之后,怎么样转化成最终实际的游客,比较重要。小目的地也能在大众市场赢一席之位。以瓦努阿图为例,产品推出以来一直不断的升级和迭代,并持续关注后期反馈。其实,只有自身明确在中国市场想要达到的目的,才能针对性的实施操作。每位同业和目的地自身都要肩负起把握挑战、机遇的责任,才能更好的将产品带入国际市场。三大关键在于明确人群及人群分布区域;建立人群对目的地的认知,设立渠道触达目标人群;打造核心产品,提升产品多样性,重视用户体验和反馈。

另外,想解决中国的目标用户群对于目的地不清晰的问题,就要在沟通过程中下功夫,可以通过“熟悉的陌生人”原则,找一个当地特色的点做切入。太平洋岛国都很相似,要突破蓝天、白云的印象,就要强调既有相同、又有不同,用最独特的点放大去跟用户沟通。如果能够找到特别的传播点,围绕传播点进行包装,就能够真正打动用户,产生让客户下单的点。此外,除了人群、认知、渠道、以及产品等挑战要应对,还要主动的去发现客户的需求,以及被动制作定制方案,在与客户的沟通过程中发掘对方兴趣点,再做进一步的引导。

遇·岛北京总经理孙瑜蔓补充到,小众海岛要聚焦提升游客性价比。推广小众的海岛游目的地,最重要的就是提炼出其最有特色的点,并将之图片化、场景化,让更多人对于目的地有更清晰的认知。以库克群岛为例,面对路程的挑战,要注意如何克服时间性价比的问题,像是用多目的的方式,通过搭配来丰富海岛的行程以提升性价比。目前很多游客已经从打卡经典旅行,变成了体验式的旅行。因此,即使要面对航程、直飞、形象打造、说服客人、说明产品之时间成本等挑战,只要在提升体验度下功夫,例如,一个岛一个形象,又如,内容化一些对中国游客友好的基础服务建设与文化要素,都依然能吸引到游客关注。

Sponsor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