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运力今夏恢复 中国面臨机队利用率低挑战

(钟韵/ 采访报道)全球航空运力今夏将近乎完全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当前中国的航空运力增长速度虽大幅领先全球其他国家。不过,国际航空运力尚待努力,飞行员不足、机队利用率低,也是中国航司需面对的挑战。

OAG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周,全球航空座位数仅较2019年同期低约5%。随着各国国内航空市场延续疫情期间的强劲趋势、国际市场逐步重建,全球航空运力今已几乎完全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不过,由于中国目前仅恢复了相当于2019年25%的国际航空运力,因此亚洲地区的航空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东北亚地区运力仍较2019年低55%)。

今夏,全球航空运力还将进一步上升。其中,全球国内运力将较2019年夏季高6.5%、较2022年夏季高12%,国际运力将较2019年夏低8.2%、较2022年夏多24.1%。总体来看,今年夏季全球运力将达到仅较2019年同期低0.3%的水平,比2022年高16.4%。

值得关注的是,若将2023年3月27日这一周与3月13日这一周的航空运力进行对比,可以看出,中国的航空运力正迅猛增长,约有40到70架飞机的中小型航空公司尤其如此。全球来看,中国的青岛航空(+70.5%)、成都航空(+49.7%)、浙江长龙航空(+46.0%)即占了增长排行前三名,另西藏航空(+44.2%)也排名第五、中国联合航空(+37.4%)排名第八,而西部航空(+28.2%)、北部湾航空(+27.9%)、厦门航空(+27.2%)、河北航空(+26.5%)则排名第13到第16。

中国航司挑战:飞行员不足、机队利用率低

航空公司迅速提高运力,意味其资源也必须在短时间内急速到位。不过,国际航空研究院院长雷铮指出,由于中国的机场和航空公司在疫情期间并未大幅裁员,因此中国航空业的资源紧缺情况未如欧美。但是,由于疫情期间许多外籍飞行员返国定居(有航空公司高达20%的飞行员为外籍),因此中国在疫情之前便已有的飞行员不足情况,如今也有所加剧。

此外,由于中国的国际运力仍持续恢复中,中国宽体客机机队又相当大,却只能投入国内市场,因此目前中国的宽体客机利用率仅约为5小时/天,相当于疫情前(10.5小时/天)约一半的水平。窄体客机当前利用率则为7小时/天,也较疫情前(9-10小时/天)来得低。如何提高客机的利用率,也是中国的航空公司当前面临的挑战。

 

Sponsor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