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扶贫需了解贫困类型、扶贫途径 避免扶懒扶落后

(钟韵/ 采访报道)要利用乡村旅游涉进行山村扶贫,首先要认识不同的贫富类型,以及旅游扶贫的实际关注者;其次要了解扶贫的路径,不能扶懒、不能扶落后。

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会长魏小安

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会长魏小安表示,要利用乡村旅游涉进行山村扶贫,首先要认识贫困。他认为,所谓的贫困,是贫困在心态上,落后在观念上,失败在环境上,短缺在产业上,争斗在人际上,流失在人才上,因为眼光内敛,不开放。而且,有些地方的扶贫其实是叫扶懒,这就是心态的问题。由此,就有几种贫困。第一种叫富饶的贫困,就是资源富足地区的现实贫困。第二种叫土豪式的贫困,是一种暴发户的特点,在中国现在体现得最强烈。第三种是真正的贫困,就是当地的老百姓自卑自弱,总有自己是弱势群体的感觉,这很自然,实际上也是旅游扶贫所关注的。

其次,要了解扶贫的路径。第一是四个「志」:扶贫扶「志」,如果自己不想脱贫,怎么扶也没有用,输血式的扶贫永远扶不了贫;扶贫扶「智」,通过开发智力和人才培育、智能化的发展来扶贫;扶贫扶「制」,就是要通过农民的组织,包括合作形的组织和外来的组织,解决贫困地区农民的赋权问题;扶贫扶「质」,最终要提升品质、环境品牌、农产品品质和旅游品质。因为如果交通做不起来,做再低端的旅游也做不起来,这样扶贫等于白扶。但做出品质来,就有吸引力。

第二是产业扶贫,其效益目前已能充分体现。第三,技术扶贫,这种扶贫可以通过点拉动面。第四,智能扶贫,通过互联互通来解决山地贫困地区信息贫乏的孤岛现象,且会增进手段。第五,信息扶贫。信息扶贫要达到全面覆盖,当前技术条件已完全无障碍。但障碍是人、是观念、是使用程度。

第六是文化扶贫。其第一步是挖掘当地的文化,尤其是要让当地人民自己挖掘、自己认识自己的文化。第二步是提升,因为只讲原生态是不够的。比如山歌经过音乐人整理提升之后,才真正好听、才能传播,这就是文化的过程。但这里的核心问题是,当地人对自己的文化要自爱、自信、自豪;如果看不起自己的文化,再怎么扶也起不来。魏小安举例,其前段时间曾在甘肃见到「白马人」;该民族与「白马藏族」并不相同,且该名白马人认为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将白马族误纳藏族的政策并不适宜;从中,可以很深地感觉到白马人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豪感。第七是精准扶贫。也就是落实到户,但是扶贫不能扶懒,扶贫不能扶落后。

Sponsor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