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旅游业者可挖掘中小型城市潜在客源

图片提供/ 无锡文广旅游局

(张广文/ 采访报道)每当疫情趋缓、得到有效控制,国内旅游目的地便会相继重启,助推旅游市场开始稳步复苏,这凸显出旅游已成为中国消费者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然而,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要求,旅游业者在2023年该何去何从?专家建议,可挖掘中小型城市潜在客源

记者从睿思誉(Cirium)了解到,在疫情之前,许多中小型城市虽然规模体量不如京沪穗深大,但当地经济水平持续提升,民营经济发达、工业基础扎实,因此,居民的生活水平较好,出行和旅游方式和一线城市无异,休闲旅游需求强劲,又有稳定的商务旅行需求。这些中小型城市,对旅游业来说,都是可以深度挖掘的潜在客源市场。

疫情使国内旅游兴起 中小型城市本土机场更具竞争力

疫情期间,由于防疫政策,出境旅游受到限制,中国消费者对国际航班的需求减少,作为日常生活一部分的旅游需求,也进一步转移到了国内旅游,此时,距离旅客更近的中小型城市本土机场变得更有竞争力。国内各家航空公司投入座位数的变化,也反映出中国城市经济发展带来的航空人口增长,以及由此驱动的强劲旅游需求。全国250多座机场中,有126座机场的中国境内航线平均运力投入比疫情前更多。

当中,无锡和宁波等中型机场正在成为中国旅游业的新热点,体现中国“内循环”下城市的旅游需求转移。 Cirium数据显示,各航司在无锡苏南硕放国际机场投入的境内运力,从2019年的856万个座位,上升到2021年的1212万个座位。同样的,位于长三角的宁波栎社机场境内运力,也从2019年的1269万个座位,增加到2021年的1508万个座位。中型机场的座位增长来自新航线的开辟,以及既有航线的加大运力投入。中小型城市机场的逆势而上,凸显出中小城市客源的巨大发展潜力。从地理位置上来看,中南地区和西南地区无疑是运力增加的主力区域,无论是新开航线还是对既有航线加大运力投入,各航空公司都十分积极。

航司将在国内市场投入更多运力

对旅游业而言,相对其城市人口和经济规模,机场吞吐量偏低的城市,其旅游群体往往拥有一定消费力。以往这些旅游群体都是依靠周边大型机场出行,但在目前的形势下,国内旅游重新成为市场主体,出行需求现在回流到本地机场,使当地成为了一个国内长途旅游的优质客源地,可为旅游业者带来一系列的商机。单就航空公司而言,中型机场的费用和成本相比传统的大机场更加优惠,更适合开辟面向旅客的航线,降低旅客出行成本。而更低的出行成本也有助于酒店或餐饮等本地消费的增长。简单说,受到临近国际机场的影响,许多以国内线为主的中型机场优势还未充分发挥。展望2023年,随着中国国内疫情防控政策逐渐成熟,预测承运人仍然会在国内市场投入更多的运力,并聚焦于对旅客而言更为方便的中小型机场。

出境旅游市场的旅游业者一样可以聚焦中国中小城市客源,因为当地中产阶级有望成为出境游市场最具潜力的消费群体,尤其是有机会开拓直航线路的武汉、长沙、厦门、福州、沉阳等二三线城市。根据到到网(TripAdvisor)数据显示,70%以上查询出境游目的地的访问者居住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以外的地区,即大大小小共300多座城市,而且他们查询出境游的增长速度高出一线城市客人2-3倍。预计到2030年,将有29个非一线城市拥有300万以上的中产阶级和极具消费潜力的人群。境外旅游服务商应对中国市场保持更多信心,同时,旅游推广机构更需要思考如何营销才能更精准、更迅速地接触到这些最有消费潜力的人群。

 

Sponsor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