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复苏如同马拉松长跑 企业需提升耐力因应转变

(张广文/ 采访报道)今年旅游行业历经了百年一遇的归零与重建,专家认为,旅游的复苏过程如同一场马拉松长跑,旅游企业需要具备足够的耐力和适应力,不断了解未来的新趋势和新动向,始终关注终端客户的需求变化,寻求创新,在处理危机的时候快速反应。

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ICCA)主席Senthil Gopinath表示,在艰难时期,协会需要引领行业继续前行,一方面保持会员间的沟通、分享和交流,让行业学习和吸收不同国家面对危机时的最佳实践,了解新常态下的新做法,才能推动旅游与会议早日恢复。对协会最重要的是,要帮助客户提升信心,以恢复会议为例,应先从激活本地会议市场入手,然后促进区域会议,如此一来,当边界打开时,国际会议才能更快恢复。当前,是旅游行业面对归零与重建后的复苏过程,这就像是一场马拉松长跑,所有在市场里的参赛者–所有的旅游企业,都被要求需要具备足够的耐力和适应力,因为唯有坚持在赛道上完成比赛,才有机会看到雨过天晴的美好。

他强调,当全球旅游业陷入同一场风暴之中,每个企业都必须以自己的方式对抗风暴。旅游企业需要清醒地面对新的现实,不断了解未来的新趋势和新动向,始终关注终端客户新的需求体验,在不断创新中重新发现自己、挖掘新机会。

航空业需注入尖端技术 重拾旅客出游信心

航空方面,汉莎航空大中华区高级销售总监Veli Polat指出,为未来做好准备,才能跑赢这场马拉松。企业在面对诸多新挑战之际,也要考虑如何利用好后疫情时代的全球机会,更要学习稳健经营和进行危机的沟通,还要想办法获得国家援助来确保公司的财务状况,确保危机管理稳定进行。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的测算,自疫情爆发以来,欧洲和美国的空运业务已经萎缩超过90%,而疫情给航空运输业带来的影响将持续数年,航空客运量至少在2023年以前都无法恢复至疫情之前的水平。目前汉莎航空也正面临着重组,为新的未来做好准备,唯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成为这场马拉松的赢家之一。

相比国际航空市场复苏的不乐观,国内旅游市场则展现强劲复苏态势。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空业务部副总经理王强说明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国内航班在9月就已恢复到90%,因此,现在是航空公司、机场或产业相关方重新进行战略思考的时候。从长远来看,全球化趋势和面对面交流的不变需求,将会推动全球经济和航空业走出阴霾。如何为乘客提供更安全、更快捷的旅行服务是航空业面对的现实需求。航空业当下需要引入更多的尖端技术,例如,面部识别、快速检测、一卡通等以确保乘客平安健康并重塑信心。他坚信,人们不满足于虚拟旅行,一旦疫情过去或者疫苗研制成功,游客将会更渴望出门感触久违的世界。

发展可持续旅行将是旅游业复苏方向

从旅行社来看,北京亚信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张小琳表示,与本地社区发展以及大自然融合的可持续旅行将会是疫后旅游产品调整的一个方向。开展可持续旅行项目可以有效避免旅游目的地人满为患的现象,特别是选择小型民宿不仅让客人接近本地生活与大自然,还可以为客人提供有机食品,从而达到支持本地社区经济,让客人拥有一份非常有意义的体验和经历。

北京环亚风景国际旅行社创始人兼执行总裁王玲分享说,疫情将会重塑企业的经营模式,作为企业经营者也必须思考如何转型,尤其要用不同视角看待事物,尽快在本地市场生根,不仅专注做好自己能做的,还需要联手目的地管理公司、酒店等合作伙伴展开合作,保持更紧密的沟通,举办各种混合型会议,共同向海外客户分享中国举办活动的安全保障举措,一起合作研发深入当地文化体验的全新产品,满足当下国内高端客户的需求,同时为海外市场的复苏做好准备。她推荐充满特色、体验感强、贴近自然,价格友好,易于操作的产品。

沟通和构建信任是复苏关键 疫情为酒店业带来三大机会

就酒店而言,雅高集团大中华区销售分销副总裁黄谨言认为,沟通和构建信任是疫后复苏的关键,而酒店可以从细微入手,通过一套周密的防控和管理体系全力以赴地地去保障活动、餐饮的安全,让客户感到放心。目前国内客户的信心正在回来,接下来,还需要向海外客户沟通,传达信心和信任。同时,要紧抓消费者的情感需求,像是关注休闲旅行套餐的多元性,以及解决旅游安全与卫生问题。

凯悦中国区副总裁兼宇宿酒店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及董事总经理孙武则指出,疫情为酒店业发展带来了三大机会:一,酒店行业将日趋集团化,有助于合整资源和专业队伍去应对危机;二,酒店业主对投资回报率的追逐将会推动酒店的运营效率;三,新技术、新渠道等提高效率与入住体验的新方法,将越来越被接受。例如,机器人、自助入住和退房,人工智能客房,而“直播”预售等新销售方式和渠道也开始被广泛应用。

Sponsor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