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联合国年度气候变化大会(COP27)举行、全球再次聚焦气候变迁话题的大背景之下,致力改善全球旅游管理的旅游基金会推出了科技转型新项目,志在号召全球旅游科技业者重塑旅游体系,助力旅游行业加强应对环境变化、朝着更有韧性的方向发展。埃及作为COP27举办地,正获国际关注。除了在环境方面推行可持续发展之外,埃及也正通过多个巨型建设项目和本地社会扶持项目提升本地人民的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为未来游客提供更多体验选项。
签署《联合国气候变迁纲要公约》(UNFCCC)的国家,自 1995 年起每年举行一次缔约方会议(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COP),不仅集合了全球领袖与专家讨论气候承诺,民间团体、企业也积极参与盛会,在两个礼拜的期间内共商解决之道。今年会议是第 27 届,简称 COP 27。COP 每年由不同国家举办,今年由埃及担任主办国,于 11 月 6 日至 18 日,选在邻近红海的渡假胜地夏姆锡克(Sharm El-Sheikh)召开。
COP 27 是继 COP 22 摩洛哥会议以来,再次于非洲举办的 COP。大会宣传标语为「一起实践」(Together for Implementation),因此定位上除了是「非洲COP」,也是聚焦行动的「实践 COP」。
新项目号召旅游科技业者重塑体系
植联合国年度气候变化大会(COP27)举行之际,旅游基金会(The Travel Foundation)日前宣布将于2023年初推出旅游科技转型(TravelTech4Transformation, TT4T)新项目,旨在召集旅游科技界开发新的解决方案,并通过旅游业合作伙伴进行试点测试和完善,为应对气候变迁做出贡献。旅游基金会为全球非营利组织,与政府、企业和社区合作以有利于社区和环境的方式进行旅游管理,自2003年至今已在30多个国家开展工作。
TT4T项目将以旅游基金会计划于明年发布的《2030年旅游业展望》(Envisioning Tourism in 2030)报告之研究结果为基础来推展。由旅游基金会、休闲及旅游与酒店专业知识中心(CELTH)、布雷达应用科学大学、欧洲旅游期货研究所和荷兰旅游和公约委员会合作出版《2030年旅游业展望》通过系统建模得到当前只有一种脱碳方案可以达到实际效果的结论:若想至2030年将碳排放量减半并至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全球必须要以相互协调的方式来达到目标,且各国政府必须要为推行绿色交通工具及大幅限制污染源做出万亿美元级别的投资,包括尽可能以公路和铁路出行,并在航空业能彻底脱碳之前,将其增长施以限制。
旅游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未来旅游联盟主席Jeremy Sampson表示,能颠覆现状、为未来旅游新模式创造系统与解决方案的旅游科技创新者,正能带领行业达到这个目标。
他强调,在全球旅游市场2019年至2050年将翻上一番的前景之下,目前仅依靠碳抵消、科技效率和生物燃料来应对气候比搬迁的战略严重不足。因此,对于能通过新解决方案来克服复杂难题、重塑整个体系、促进旅游企业及旅游目的地朝着更有韧性及更能经得起未来考验方向前进的旅游科技公司来说,此时正有巨大的发展机遇。
积极发声、参与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
此外,在环境充满高度不确定性的背景下,旅游业者应积极发声,与政策制定者协力设计和实施具包容性、韧性和可持续性的长期旅游发展战略。
联合国减灾署(United Nations Office for Disaster Risk Reduction)主任Paola Albrito介绍,联合国推出《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及减灾计划框架,旨在防止新风险的产生,降低现有风险并投资于环境韧性。此框架很重要的一个内涵是,各国政府虽然对可持续发展负有首要责任,但这同时也是各利益攸关方应共同承担的责任。要实现这一包括企业和政府、公民社会和地方社区在内的全社会尽责举措,各国必须要两个根本性的转变。
第一是所有行业作为利益攸关方积极参与、采取行动并投入资源,以表明其对于建设有韧性和可持续的未来的承诺、知识和经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打破各利益攸关方各管各的孤立做法,然而这却正是当前不幸的现实。
第二是心态的转变,也就是企业和政府部门在投资上都从短视近利的习惯性做法,转变成长期收获的思维。这是因为,未来发展的道路已明显将充满艰巨的挑战。联合国减灾署近期发布的全球减少灾害风险报告预计,至2030年全球灾害数量将从2015年的平均每年400起上升40%到每年560起,且每一起灾害的规模将越来越大,代价也会越来越高,从而使越来越多人流离失所、环境灾害不断扩大、人道援助的需求越来越高。但是,只要政府和国际社会协同合作、有远见的企业和投资者致力于预见未来的挑战,便有可能在市场上保持领先,最终获利。
她指出,旅游业在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层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旅游业者在其国家可持续和有韧性的发展之中的作用也至关重要。甚者,旅游业者与受灾害影响最大的人群关系密切,且在环境充满高度不确定性(比如越来越多的自然灾害)的背景下,对于影响个人行为和决策的各类因素有着内在的理解,因此,旅游行业是设计和实施具包容性和可持续性长期旅游发展战略的真正沃土;旅游业者的建议、经验和参与都能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巨大的价值。
埃及可持续性项目促进旅游发展
作为本次大会的主办方,埃及旅游部副部长Ghada Shalaby说道,埃及正致力于可持续性方向发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项目之一是本班太阳能园(Benban Solar Park);该项目建设完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太阳能光伏(PV)园区。此外,埃及还有几个巨型项目正在推进。比如,埃及正在北部地中海沿岸打造的新阿拉曼市同样也以可持续性为目标,预计未来将成为吸引游客全年到访的新旅游目的地以及300万居民生活的宜居城市;红海沿岸正在开发的Al Galala新城也有大量吸引游客的滨海度假村入住,向世界展示埃及的摩登新面貌。另外,占地面积与新加坡相当的埃及新行政首都(New Administrative Capital, NAC)将容纳约同于丹麦的650万人口,其内并将设有机场、奥林匹克城和文化遗产体验设施,反映埃及朝数字化、现代化方向发展的成果。
值得提到的是,在本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埃及政府成立了「体面生活」(Haya Karima)发展项目。该项目深入4,658个村庄、惠及5,800万名贫穷居民,政府并针对已具备旅游资源和文化古迹的村庄,向村民进行旅游接待培训,由此围绕本地社会来扩大未来游客的旅游体验选项,同时也借着旅游来提升本地人民的生活环境和质量。
她表示,距欧洲约3到4小时航程,距离中东和亚洲也都很近,便于各地区游客到访,同时埃及也全年阳光普照,且住宿选择非常丰富、人民热情好客。在此之上,埃及拥有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在可持续发展和女性职场发展方面也多有建树。良好的地理位置、宜人的气候、围绕可持续发展的多元产品,都使其适合后疫情游客未来前去度假。